亚洲一区二区高清视频,色综合久久久久久久久,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久久高清免费,青娱乐自拍视频

首頁 >> 新聞資訊 >> 【保持“拼搶實”·奮進“五十強” 聚焦八大行動之科技創新】凝聚科技創新磅礴力量 打造全國縣域創新高地
详细内容

【保持“拼搶實”·奮進“五十強” 聚焦八大行動之科技創新】凝聚科技創新磅礴力量 打造全國縣域創新高地

發表日期:2023-01-11    文章來源:云上大冶

1月7日,2023年全省科技工作會議在武漢召開。我市在會上作了交流發言。

科技創新已融入大冶發展血脈。近年來,我市堅持全區域、多層次推進科技創新,探索出了一條資源城市轉型發展的創新之路。連續四年獲評“全省科技創新綜合考評優秀縣市”,位列“全國科技創新百強縣市”第50位。2022年8月,我市以中部第一的優異成績順利通過國家首批創新型縣(市)驗收,同時,省級可持續發展實驗區和省級畜禽養殖加工園區績效評估均獲優秀等次。2022年成功指導幫助入庫科技型中小企業555家,同比增長62.3%;全年新增科技型初創企業61家,同比增長11%……點上突破多、面上數據亮,我市在科創領域碩果滿枝。

如何實現“科創強市”?我市不斷迭代工作體系、引育體系、平臺體系、生態體系,搭建起科技創新頂層設計的四梁八柱,在高質量發展之路上行穩致遠。

普羅格智芯技術人員現場演示

聚力創新體系建設,構建全區域創新布局。立足武漢都市圈核心區優勢,搶抓光谷科創大走廊建設機遇,不斷優化縣域創新布局。充分發揮“一把手”抓創新的機制作用,聯動部門單位,共同推進科技創新。以大冶湖國家高新區為科創主陣地,集聚科技企業,推動產業技術創新。依托武漢科創策源地功能,支持企業在武漢建立“飛地”研發機構。推動普羅格智芯科技等6家企業入駐黃石(武漢)離岸科創園,實現“研發在武漢,生產在大冶”。量身定制科技創新行動鄉鎮工作考核辦法,推動靈鄉等8個鄉鎮開展市級創新型鄉鎮建設,形成“一鎮一特色、一鎮一品牌”的全域創新格局。

融通高科

聚力培育創新主體,夯實主力軍創新支撐。實施高新技術企業倍增工程,推進高企后備庫、創新平臺庫、知識產權庫、技改項目庫與科技招商項目庫“五庫”聯通,高效培育高新技術企業。2022年全市高新技術企業數量達到243家,同比增長23.4%,高新技術企業不斷壯大。積極聯動招商、市場監督管理等部門,深入新引進或取得專利的企業開展入庫宣傳指導,同時積極培育“新物種”企業。2022年,新增湖北省科創“新物種”企業4家,目前,全市共有湖北省科創“新物種”企業10家,其中,融通高科被列為“獨角獸”企業。

祥邦科技生產現場

聚力搭建創新載體,增強高水平創新策源。實施“十大創新平臺”計劃,打造“眾創空間+孵化器+加速器+產業園區”全產業孵化鏈。推進企業現有平臺提檔升級,引導企業建立院士(專家)工作站,提高企業研發能力。推進貝殼芳香孵化器升級為國家級孵化器,“銅都匯”眾創空間升級為國家級眾創空間。目前,全市現有創新平臺中,國家級5家、省級64家、黃石市級90家,規模以上制造業企業研發機構實現了全覆蓋。不斷深化政產學研平臺。2022年,我市與武漢理工大學等3所高校簽訂了校地合作框架協議,暢通了產學研合作渠道。組織開展專場產學研精準對接活動8場次,引導幫助創界生物等16家企業與科研院校開展產學研合作。

聚力營造創新生態,筑牢全要素創新保障。整合政策資源,把握投入、人才等關鍵要素,著力打造熱帶雨林般的創新生態。不斷加大科技創新投入,出臺“新科技18條”,擴大創新投入支持面,建立科技創新投入穩定增長機制,統籌1億元專項資金支持創新發展,企業研發投入實現翻番。2022年,落實科技創新工作“無申請兌現”政策資金3340萬元。推行政策引才、平臺聚才和項目攬才,全市科創人才加快集聚。實施“服務產業專才”項目,成功引導湖北工業大學等院校12名專家教授服務我市企業。此外,探索科技金融服務,制定出臺《大冶市科技創新貸款實施細則》,設立科技創新貸款專項保證金2000萬元,撬動貸款額度1億元,解決科技型企業融資難題。

市科技局負責人介紹,下一步,我市將突出“雙區”科創引領,鏈接武漢科創資源,共享科教大省優勢,以創新主體培育為主攻點,以科技成果轉化為落腳點,鞏固拓展國家創新型縣(市)建設成果,著力打造全國縣域創新高地,為湖北建設構建全國新發展格局先行區貢獻力量。(熊業欣)


技术支持: 異景網絡科技 | 管理登录
seo seo